小心你借出的钱!财政部:地方违规举债,不“买单”!

2022-08-19 06:22:27


存银行利息太少,你是不是也买过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去哪了?答:许多都借给ZF了!


ZF一定会还吗?答:呃,这个,也许吧……


1

财政部严查地方违规举债!


财政部日前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中透露,将研究出台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坚决查处问责违法违规行为


此次报告,财政部提到了两个重点:


虽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个别地方政府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风险不容忽视。 


,坚决打消金融机构认为政府会兜底的幻觉。


那么,问题来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到底重不重?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截至2016年末,全国法定限额内政府债务余额27.33万亿元,负债率(债务余额/GDP)为36.7%,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水平;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80.5%,低于国际通行的100%至120%警戒线。


按照财政部的数据,地方政府的债务是正常的,甚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但是,众所周知,发布的经济数据通常只具有参考意义!



如果只是关注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当然不足为虑,但是不要忘了,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违规举债,由此而形成得庞大的政府隐性债务,才更值得警惕!


2

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有多大,来看一下具体的分析:


明面上看,,但是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却很高!


自以来,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总额一路飙升130个百分点。


非金融部门债务上升至GDP的277%(2016年)


非金融债务主要由政府负债、企业负债、居民负债三部分组成!


据统计,在2016年约205万的非金融债务中,政府负债占比约50万亿,居民负债占比约34万亿,也就是说,的企业负债高达121万亿。


这个数字,相当于GDP的1.64倍,这一比例达到了世界之最,远高于2008年的0.86倍水平,同样远远高于韩、美、英、欧和日本的水平。经估算,超过60%的非金融企业债务是国有企业债务,约相当于GDP的100%。


国企借了这么多钱,其实大半都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那么,为什么要借这么多钱?


为“稳增长”而实施的国内投资政策是关键驱动因素。2008-2009年国际的发生,为了抵消产生的外部冲击造成的企业利润和投资减少,、实施了许多投资项目。


使得2008-2010年我国杠杆率历史性的攀升,除了2010-2011年小幅回落。2008-2012年,我国企业负债占GDP的比重从95%上升至125%


2012年后,经济增速放缓,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负债螺旋上升,造成了2012年-2013年直至目前的杠杆率新高涨阶段。在高负债的基础上,企业债规模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企业债规模快速的扩大,其中一大资金来源是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做的基础设施投资通过空壳运转的融资公司所借的债。


而另一大资金来源则是银行表外理财,这些理财产品则涉及数亿普通居民的财富。


地方政府和银行两大主体在表外激进扩张,风险敞口尚未得知,但有着强烈的刚性兑付预期,亟待摸清底数、逐步引导回表。


说白了,地方政府急需把庞大的负债额摸清楚,然后把负债率降下来!


3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置于今后3年经济三大攻坚战首位。


 

国内最大的风险在于地产泡沫,而地产泡沫的源头在于金融杠杆,因此为了抑制地产泡沫,金融去杠杆势在必行。


金融去杠杆的核心是抑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主要有两个手段:


一、约束银行负债扩张,最直接的是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来考核,所有同业负债不能超过银行总负债的1/3,这意味着中小银行超常规发展的终结。


二、抑制银行的资产扩张。从17年起,表外理财被正式纳入MPA考核,而MPA考核的核心要求是银行广义资产增速不能超过12%的央行社融目标增速,否则会有各种惩罚


功效立竿见影,今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大幅降低!



该怎么理解,这一系列的行为释放出的信号?

第一: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安全性也在降低


不要再盲目相信,把钱投到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或者直接投向国企就一定是安全的,最好的例子就是丹东港(虽然表面上是民企,但是你懂的),456亿债务违约,涉及到15家银行,银行本身没有钱,借456亿给丹东港,这些钱大多数都来源于普通居民购买的理财产品!


现在,丹东港还不上银行的钱,银行就无法兑现收益,逻辑很简单!


但是这一批投资者是幸运的,会有银行来给他们兜底!


但是,今年11月份,央行刚刚发布了资管新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打破刚性兑付,再加上财政部此番要求严格制止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接下来如果再把资金借给国企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还能不能拿回来就不一定了!


第二、不保本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面对打破刚性兑付和制止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这两大压力,国企和地方政府借钱将会更加困难,也就意味着还钱也更加困难,最重要的是,!


所以,观察君相信,接下来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将会进一步减少,而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将会越来越多,接下来想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看清楚,资产的出口端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要看清楚钱投向什么地方,同时要打破过去的陈旧观念,不要认为在银行买的产品就一定有人会负责!


第三、喜欢购买信托产品的人士要更加注意


同时除了理财产品之外,高净值人士所钟爱的信托产品,也要注意!


如果是银行资金通过信托通道等方式给地方政府融资,那么风险由银行承担,但如果是地方政府的融资通过信托产品卖给高净值人士,恰好,你又是高净值人士,那就要多个心眼了,因为根据各种的文件精神,如果出现风险,很可能就要分担风险了。


今年,财政部“点名”的地方政府融资的违规事项,一共涉及30项违规举债的金融产品,其中有27款为信托计划。从时间上看,涉嫌违规的信托计划合同大多签订于2015年9月份至2016年7月份,涉及金额超过60亿元,涉及信托公司的有9家。


信托计划购入门槛往往都是百万起步,如此大资金量的投资,建议买入之前还是要好好了解!


换句话说,今后不要再想着“傻瓜式理财”,把钱放在银行就不管问,要对自己的资金负责,因为你不负责的话没有人会给你兜底!


金融观察家

financetop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