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 11:56:12
来源:钱塘思逸
ID:QiantangK
作者:雁南天
经作者授权全篇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过去一年,牛熊转换,作者经常被问及该如何寻找、筛选靠谱的投资管理人的话题。确实靠谱的投资管理人很关键。盖债券市场自97年创立至今20余载,但一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对于如何进行债券相关投资,如何防风险,特别是在主动管理团队尚未建立起来的背景下如何挑选尽职靠谱的投资管理人,仍然面临一些障碍。
靠谱的投资管理人,额头上也并没有长角,那么,如何将其从芸芸众生中选出来呢?本期作者拟分享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和思考。
缘起:选择管理人的必要性
银行为何要选择投资管理人?在笔者看来银证合作、银保合作或者银信合作的根源在于专业化分工。若将银行和非银放在一杆秤上衡量比较,银行的优势在于负债,而非银的优势在于投资(资产),或者进一步说获取资产的能力。二者的差别既源于二者不同的机构定位,也源自于二者内部对优势资源不同的选择性分配。显而易见,银行的优势在于网点,在于获取存款的能力,而在当前的体制和环境下,银行也一直在强化这种能力;而非银的优势在于投资,在于寻找资产的能力,而多年来非银也确实一直在致力于增强这种能力——用市场化的方式,引进专业化的团队。无论是投资、风控还是估值,非银总体上领先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因此,我们就看到,当资产荒来临时,非银蓬勃发展,而银行普通采用的是把资金给出去的方式以分一杯羹,因为资产荒的逻辑前提之一是流动性的宽松。而当流动性退潮,资产荒又切换到负债荒的时候,银行的负债端稳定的光芒又重新闪耀。这既是轮回,也是宿命,。
当然,也有一些银行在尝试培养自己的投资团队,有些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资管新规的推动下,可能以后这会成为一种趋势。事实上,和非银相比,将资金交到这些银行的投顾团队或者资产管理团队手里,也是可圈可点的。由于这些资金本身有银行信用的隐性保障,一般来说就显得更安全。笔者也接触过这样的一些银行,其中有大行,有城商行,也有个别的农商行(鉴于文章本身的严肃性,本文一律对所提及的机构采取匿名措施)。当然,事无绝对,对于这些机构而言,如果这些团队没有足够优秀的话,其导致的投资亏损,对这些机构而言,也会形成一种信用绑架。总体而言,建立主动管理团队并接受其他银行投资委托的银行机构还是少数。事实上在当下这个时间点,相对于非银,银行主要扮演的还是投资人和委托人(对应非银作为被委托人)的角色。那么,接下去,笔者就要聊聊作为投资人的银行,该怎样筛选投资管理人。
核心步骤之一: 选机构
在笔者看来,银行筛选投资管理人,其实不外乎三个“选”,即选机构、选团队和选时机。我们先讨论第一部分:选机构。笔者认为,银行筛选投资管理人首先要看的是机构。就好比给自己的孩子找对象,先要看看未来亲家长什么样,是不是好相处,是什么性格,口碑如何,都是必须要考量的因素。相对应的,笔者认为挑选和衡量一家好的投资管理机构,应该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01
关注机构是否具有资产管理资格。
很多同业在选择投顾、委外管理人时,可能第一步是去关注了管理人存量的管理规模或者把注意力放在了投资团队令人炫目的履历上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金融机构做投资,第一步要考虑的是合法合规,因此,第一步要看的是受托机构是否具有资产管理的资格。事实上,,就充分考虑了行业准入对于防范风险的重要性。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例如资本金,例如出资背景,例如从业人员,都是综合考量了在最坏情况下的风险处置方案。因此,委托人在寻找和筛选合格靠谱的资产管理人中,应当首先把没有资产管理资格的机构、组织排除在外。
02
关注该机构存量的管理规模。
在金融领域,其实量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一家机构的管理规模大,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它的口碑,它的市场地位,甚至它的管理能力。当然,也不是说,管理规模大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一家机构管理规模大,一方面说明它过往的业绩、地位和口碑,另一方面可能也会带来一些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上的问题。因为一家优秀机构的优秀投研人员也是有限的,当它所受托管理的资产到达一定的规模,理论上就会进入边际效率递减的区间。
当然,这个理论的规模极限是多少,业界没有太统一的标准,是主动管理5000亿,还是2000亿,没有太明确的说法。但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机构的管理规模在短时间内增长过快后,其投研能力和相应的管理资源的配置是滞后的。不仅如此,大机构弱服务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必须面对的常态。原理仍然在于巨大的管理规模摊薄了固有的服务投入,更何况,很多时候管理资源的投入与管理规模之间有时候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意味着有时候管理规模翻一番,要维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变所需要投入的资源可能要超过现有投入的一倍,当然也可能少于一倍。
因此,投资人在考察机构,设置机构准入门槛时,不应当只关注规模(虽然规模也很重要),还要关注其管理能力,可以投入愿意投入的资源等等。惟其如此,这种合作才会是愉快和成功的。
03
关注受托管理机构的风险偏好。
其实机构的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管理层的风险偏好。风格稳健的机构,在牛市的中后期,不会盲目扩张,相反,风格激进的机构,却会进行逆向选择,在牛市的末期,层层加码业绩压力,进行盲目扩张。
判断一家机构是不是激进,有一个比较简单直观的方法,就是看这家机构在市场还不算太差,但已经显现出不太妙苗头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牛市末期),是否依然坚持高歌猛进的发展思路,其管理资产规模是否仍在逆势增长。对应到本轮牛熊周期,牛市末期应该是指2016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在这一时间段里,市场一片繁荣,个别债券严重超募将资产荒的逻辑推到极致,而货币政策隐隐有转向迹象,市场内部则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当然,受托管理规模逆势增长并不都是坏事,如果有一家机构的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在熊市中仍然逆势增长,意味的就不是其风格激进,而往往可能意味着其投资能力出众,风险管理能力高人一筹而赢得了为数不多的投资人的青睐。
04
关注该机构的信用历史和历史信用情况。
投资是关于风险和收益比的一种衡量和决策。而这种衡量和决策既然是由人作出的,就难免会有失误。更何况,金融资产本身起起落落具有周期性。因此,投资人在选择受托机构的时候,就应做好最坏打算。这种打算就是设想最坏的情况,即受托产品在合同时间内未达到预期收益,甚至造成本金亏损的情况下,该机构可能的应激表现。事实上,这是2016年本轮熊市以来,很多投资人都遇到的问题。然而,不同的投资人,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同的。一些投资人比较幸运,遇到了爱护声誉远胜过一时利益的好管理人,即便产品产生亏损,这些管理人也仍按照预期收益兑付了本金;而一些投资人则没有那么幸运。换言之,他们和管理人撕破脸皮,甚至对簿公堂,但最终也没有拿回足额本息或本金。
鉴于这种情况,事实上一开头说的对管理人的信用历史和历史信用的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人是否爱惜自己的声誉,当遭遇风险的时候,管理人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对投资人进行本息的补偿,都是投资人在一开始就应该评估的课题。
05
最后,还需要关注的一些点。
笔者没有建议投资人对管理人的机构性质,即国企还是民企,机构类型(基金/券商/信托/银行/私募),股东背景,以及上市、非上市等进行探讨,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只是这些要素其实可以纳入笔者前面所述的四个关键指标里。
一般来说,在熊市中实力强大的国企会更让人放心一些,具有强大实力的股东背景显然也会更让人安心,上市公司的偿付能力显然比非上市公司要好……,但这些也不可一概而论。例如一家券商是拟上市公司,过去几年一直未上市而努力,也付出了很多成本,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它对自己的声誉肯定是会在乎的。再例如,管理模式先进的混合所有制管理人,不见得比纯国资背景的管理人要差,有时候说不定还管得更好些。
总之,选机构就想帮你的孩子选对象和选亲家一样,一定要擦亮双眼,多关注一些点。多看,多听,多比较,切勿盲目下手,切勿冲动决策。有这么一句话,笔者觉得很实用。任何天花乱坠的营销在时间面前都会露出真面目,在投资领域,慢一点有时往往比快好。能熬得住时间考验的,是真正的高手。这样的投资管理人,可以坐下来好好和他谈合作。
核心步骤之二: 选团队
筛选投资管理人的第二项工作是选团队,主要内容是考察其投资团队。涉及到几个点:
01
这个投资团队的能力。
注意是投资团队,而非销售团队。很多投资人有时候往往搞不清楚销售团队和投资团队的区别,事实上销售和投资经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主要靠和客户的沟通,对过往业绩的宣传,以及对未来业绩的允诺赢得客户的信任,而后者主要是通过资产投资,通过一系列的投资交易决策赢得收益,规避风险。
02
这个投资团队的风险偏好。
即俗话说的口味重不重。其实关于投资的口味绝对是一个大话题。事实上,2014年以来的这轮牛市,各类管理人对于产品户,其配置的资产是大同小异的。
一般纯债型的都是信用债打底,利率债做波段的套路,如果洋气一点的,再加点衍生品作为增强。差异只在于这三部分的比例。但是即便如此,不同口味管理人的具体执行情况也是很不同的。口味重的,可能信用债这块主要瞄准的是过剩产能、房地产、中西部的地方政府平台。口味轻的则选一些经济还可以地方的城投债、地方平台、一些上市民企发的信用债等。因此,2个管理人同样报给你5%的预期收益率,其对应的实质却有可能会大相径庭。
试想,一个塞满了过剩产能债的产品户和一个满仓城投的户,在2014、2015那样的年头里,谁的风险大,谁的风险小,谁承受的心理压力大,谁承受的心理压力小是一目了然的。
03
这个投资团队的风控能力。
其实上面探讨的所谓口味,从另一方面讲也可以归为这个团队的风控能力。当然,笔者也不简单的把对过剩产能一刀切,或者民企上市公司债一刀切等同于风控强。在笔者看来,风控其实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活,还涉及到管理人对市场认知,对一些价值的认可。
换言之,风控能力的探讨应该基于对风险的定义,如果管理人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投资就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一定预期收益的下注,那么,2016年2季度左右买入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的债券,显然是最忠实的履行了这一准则;而如果管理人认为风险不仅包括收益的确定性,、符合政策导向,那么,就应该一开始就规避这些过剩产能。同样道理,如果管理人是风险偏好比较高的,那么就会满仓中西部工业园区的平台债,如果管理人是比较审慎,风险偏好比较低的,那么其配置的可能更偏向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平台债,或者是行政级别至少高一些的园区债。
当然,还有一类管理人,你也可以称其为风控能力出色。他们对各种债券一视同仁,通过自己的指标体系进行信用等级的打分、评价和衡量,结果呢,他们所持仓的债券确实风险比较低,虽然他们拿的债券的收益率普遍比较高。
市场上有么有这样的管理人呢,据我所知也是有的,虽然总数不会超过个位数。同时,笔者也相信一句话,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因此,对于风控能力和风险偏好的选择,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取舍,对风险本质是什么的取舍,对风险作为一种不确定性的概率的选择。
04
这个投资团队核心人员。
或者说真正操盘手的口碑、历史业绩等要素的考量。在创投或者说风投领域,有一句名言被投行人员奉为圭臬,考虑是否要投一个项目,影响决策的因素可以有千万种,但最终起决定因素的一定只有几个:商业模式和实控人或者说创始人的人品。在资产管理领域,投资人在寻找靠谱的管理人过程中,其实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因此,在笔者看来,选团队这一步骤中对团队核心人员的考察也至关重要。不过考察团队核心人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
首先,要明确的是团队的核心人员并不见得就是一个人,这里核心人员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层是指对这个团队负责的人,也就是团队负责人。在有些管理人那里,由于存在2个以上的团队,团队负责人并不见得简单等同于部门负责人。另一层是指这个团队中进行投资决策的人。总之,在决定和一个团队进行合作之前,搞清楚其内部核心人员的分工是必须的。退一步说,万一遇到些困难或者分歧、麻烦之类的,至少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对的人,这很重要。因此,这里面是一定涉及到一些类似于情报方面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有比较扎实的前期准备。通常而言,只要提出要求,管理人多半会提供其团队核心人员的履历,而考察团队负责人就可以从其履历入手。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情况,下面笔者选取了一些较为典型的情况和一些常见的问题来做探讨和分析:
01
怎样在大平台和小平台中做选择?
这是很多投资人在筛选管理人时候普通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平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由于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声誉,其招录人员的时候就有很高的进入门槛,也因此,大平台的人员素质往往也是比较高的。而且,大平台由于都是国企,激励机制也比较一般,有时候甚至是很一般,就导致其效率可能不会很高,服务意愿不那么强,团队的权限比较中规中矩,同时个人的作用不那么突出。
所以说,如果选择大平台,意味着你可能选择相信制度,相信贝塔;而小平台,相比而言,机制灵活,权限充分,决策效率高,当然,在遭遇熊市的时候,保障能力也没那么强。这是很关键的一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你作出选择。有句话说的好,大平台上的人肯定差不到哪里去,小平台上的人有好有坏,大平台服务不那么好,效率也不那么高,但产品的流动性没太大问题,在遭遇市场风险的时候,安全性也更高一些。
而小平台服务好,效率高,一般来说不是特别优秀或者入场时机比较差的,其流动性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会差一些,但一些特别优秀的,同样也能脱颖而出,傲视群雄,赢得投资人充分的信赖。因此,如果要选择小平台,必须擦亮眼睛,去寻找优秀的那一部分人。
02
怎样区分销售达人和投资经理?
有这么一个段子,如果一个所谓的投资经理一表人才(通常是长得很帅),满身名牌,说话极具感染力,所有投资方法无一不通,大谈特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组合情况,强烈推荐某些股票……以笔者多年的识人经验而论,这厮那多半是一个销售,确切的说是一个挂着投资经理名头的销售!
相反,如果一个投资经理,两眼无神目光飘忽,说话有时都不太自信,声音也不那么优美,而且说着说着总感觉有些心不在焉,有时还结结巴巴有气无力,只坚持自己的一两套投资系统,对自己的组合情况讳莫如深,那么,以笔者多年的识人经验而论,很可能要恭喜你,遇到了还算靠谱的投资经理!
当然,区分销售达人和投资经理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有真才实学,经验丰富,能够帮助我们规避风险,同时又能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靠谱投资经理。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参考:
就笔者几年来的观感看,投资经理多半其貌不扬。或者头部和身体比例不佳(头大对应脑容量大),或者躯干瘦长但双眼炯炯有神,或者低调寡言,好沉思不爱发表观点,当然也偶有长得比较帅,业绩也还可以的。
总之,选择投资经理不是选美,而看其投资能力,主要是看过往业绩,以及听取其对现在和将来市场走势的判断、看法。对市场走势滔滔不绝的未必就一定很强,但对过往市场三句问不出一个所以然的肯定也不行。因为笔者始终相信,投资能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因此,有丰富的经历和经验,特别是一手的亲身的经历,本身就是投资能力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诚如上文所言,滔滔不绝地未必就一定就是优秀的实干家。而且也可以这样记住,会说的不一定会做,会做的不一定会说。因为上帝是公平的。当然,也不排除又能说,又能做的,那就不是投资经理了,假以时日,这样的人才,肯定会是比较靠谱的合伙人。
相反以笔者的经验来看,一名投资经理如果有5-10年的从业经验,经历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也一样)完整的牛熊,很重要。这些一手的,建立在自己亲身体会基础上的经验,有时候比一个华尔街的背景,或者什么名校的博士学位来的更为重要。
一个投资经理,如果开口闭口都是收益,都是我们能做到多少多少,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可能是个销售,不是真正的投资经理。另一种情况是他可能过于乐观,在自己的投资体系中,还没有给予风险足够的权重。
当然,关于投资和销售的关系,其实还涉及到这两个板块在这家公司内部的关系。有些机构是销售主导的,在牛市会比较舒服,在熊市会比较惨。有些机构是投资主导的,相对来说,顺周期的特点就不是那么明显。
03
靠谱的投资经理或投资团队有哪些特点?
其实,本章主要是在探讨怎样选团队选人的问题,而关于选团队选人,在人力资源研究领域里,其实还是有一些比较通用的法则,个人认为一个好的投资经理:首先,需要很高的智商和丰富的知识(这个似乎是废话);其次,需要对投资的专注(所以一般被拉去做销售工作的时候心不在焉);其三,需要长期的独立的思考(具备成熟的投资系统),一些短期表现好的新基金经理的业绩不能持续的原因也正是在此;其四,需要和委托人的利益一致(例如跟投,管理费激励,后端分成等等)。第五,是要有比较好的口碑。酒香不怕巷子深,做的好的投资人,一般在市场上肯定是会有比较好的名望的。
核心步骤之三: 选时机
筛选投资管理人的第三项工作是选时机。这个步骤同样很重要,而且,很多投资人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给予这个步骤应有的重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涉及到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个悖论: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最大的苦恼是你想要钱的时候,客户不给你钱,你不太想要钱的时候,客户使劲塞。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悖论?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可能并不完全理性,或者进一步准确的说,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基本上都是顺周期的。简单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2015年以来委外业务大爆发?也许可以列举很多原因,但比较核心的原因是机构投资者手里有钱,并且有意愿把这些钱交给管理人来管理。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机构投资者手里会有钱,而且愿意把这些钱交给管理人来管理呢?其实是因为史无前例的流动性宽松,以及史无前例的债券牛市。因此,我们看到的悖论就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牛市特别是牛市末期,并不见得会比较舒服,因为一方面已经找不到太多的优质资产,而投资人还很想给你钱,更要命的是其他的管理人,你的竞争对手规模和业绩一直在高速扩张,从而让你的压力来得特别大;另一方面,一些迹象已经表明牛市可能即将终结,风险马上就要到来,而大家还沉浸于牛市的盛宴中,这个时候你想获利了结,你想控制仓位,注定是一个孤独的不受待见的独行侠。
在股市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牛市中大家都赚钱,由于赚钱效应以及媒体的宣传宣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市场中,泡泡越吹越大,这个时候作为资产管理人,例如基金公司,要发一个产品来募资一定是非常容易的。然而,这往往是一个反向指标。一般的,当你听说某家明星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发了一个爆款产品,一天募集几百亿这样的新闻,那很不幸的,一般就是牛市即将终结的信号。有句话说得很好,我从来没见过真正好的基金产品是需要抢的。这句话稍微延展一下变成“我从来没见过真正好的金融产品需要抢的”来说也对。今年交易员大会的时候,我舍弃了酒吧party,抽了半天时间跑去了西溪湿地边上的一个别墅楼盘看望我本科时代的老师。老师和我说,真不能理解都这个时候了,杭州的老百姓还在那里抢房子。他说,我从来没见过真正好的房子是需要抢的。老师的这套别墅,买于2014年。当时是杭州楼市的底部,电视里天天说杭州的楼市库存可能几年都消化不了。而老师则一直在这一带看房子择机买入。后来,他终于看中了一套房子……单价很便宜,2万多,而且小区很好,还是别墅。所以,老师用总结地语气说,真是如此,真正好的房子,不需要抢!反之,如果要抢的,肯定不是好房子,而好房子如果要抢,也根本轮不到我们这样的人。对此,我深表赞同。
与悖论相关的第二个原因,则是由于投资管理人和投资人(机构投资者)的沟通不充分,或者进一步说是双方没有建立充分的信任。这句话其实可以反过来说,如果双方沟通充分,如果双方有充分的信任,那么,投资人就应该在熊市(收益率比较高的时候)的末期给管理人钱,同时签订比较长期的合作协议(例如3年),那么就可以妥妥双赢了。而事实上是,在熊市中,机构投资者可能正在忙于处理上一轮牛市留下的一片狼藉,而管理人那边可能早就换了一拨人了。也因此,很多卖方可能看到我写的这第二个原因,很可能会甩我一脸鄙夷。然后,振振有词反问,侬以为赢得投资人的信任那么容易?是的,赢得投资人的信任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有好的投资能力,好的团队配合,好的人品和职业素养,还要有稳定的领导层支持加一些好运气。没错,我说的最后三个因素是人品、稳定的领导层支持和运气。而人品和领导层支持,在我看来非常重要,它能塑造投资者的预期。一个只想干一票就走的投资经理和一个想干一辈子的投资经理,其行为模式和遇事反应的逻辑必然是不同的。一个得不到领导支持,遇到点事就会被领导开掉的团队,和一个容错率比较高的团队,在熊市快结束的时候,能做的事情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关于信任其实还是涉及到挑管理人和挑投资经理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的很多故事情节往往是一个平台招来一个团队,平台想赚钱,团队也想赚钱,然后一拍即合,牛市来了大家一起赚。后面遇到熊市,团队发现自己靠下沉信用评级、拉长久期和加杠杆的玩法玩不转了,反而搞了一堆麻烦。于是,平台想换人,团队想换平台……然后,故事就结束了……可能有点扯远了,不过,我觉得我们的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儒家提倡有恒产,才有恒心。倒过来说也说得通。有恒心,则预期稳,预期稳,则有恒产。这里的恒产是指稳定的资金来源,或者说负债规模,你也可以理解为稳定的管理规模。
下篇
本文上篇,笔者探讨了银行之所以要寻找管理人的原因,主要是银行和非银专业分工不同,比较优势不同。目前来看,非银相比银行,还是有着较为全方位的优势,例如机制灵活、决策高效、授权到位、容错率高、重视投研等等。当然,这些可能是暂时的。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也不排除一些银行会加快公募化的资管子公司的建设。不过,无论资管行业未来什么格局,探讨筛选和寻找优秀的投资管理人始终有价值。或者说,随着真正的资管业态的回归,寻找优秀靠谱的投资管理人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而在笔者看来,找到了优秀靠谱的投资管理人,没有在对的时候和他合作也是不行的。换言之,一项好的投资委托决策,好的管理人是一方面,好的出手时机是另一方面,这两个方面一起构成硬币的两面。当然,这句话也是有限定条件的,假设投资人对投资范围没有限制,假设管理人可以进行真正的大类资产配置,那么,投资人选择投资时机的问题可能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总可以在各种资产中找到一种适合参与的品种)。然而,现实是作为银行类机构,投资资产的范围本身就是比较受限制的,,与市场繁荣程度反向变。因此,不作特殊说明的话,本文这里探讨的资产主要是各种固收和类固收产品,核心是债券。
时机选择为什么重要?举个例子就很清楚了。试想,如果你在2014年的上半年将一笔钱交给了你钟意的管理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躺着数钱了。而如果你在2016年的三季度将一笔钱交给了同一个管理人,那么,很遗憾,你被套了……为什么同样是把一笔钱交给了管理人,甚至是同一个管理人,结果会很不相同,其实主要的差别是委托时间不同,建仓的时间不同。时间的不同,导致了资产收益点位的不同,业决定了你这笔资金遇到的是熊头、熊身、熊尾还是牛头、牛身和牛尾行情。当然,很多朋友会说,回过头来看我也知道2014年应该往外给资金,2016年应该往回收资金,但是当时并不看得那么真切!确实,事后诸葛亮往往容易,而作为局中人要跳出局中看周期、断波段,确实很难。然而,即便很难,我们也要寻找和总结方法。笔者认为,作为机构投资者,选时机这个核心步骤最终包含的是投资人自己对三个核心问题的回答:
一如何描述和判断当前市场的方位?
这一小节我主要想讨论择时的问题。前面写到了真正赚钱的基金是不需要抢的现象,其实蕴含了一定的投资真理。因为从经验角度,我确实也从没见过真正赚钱的机会是需要抢的。相反,一个大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往往是丑陋的。此话何意?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大机会来的时候,按照当时市场主流的思维,大部分人并不认为它是个好机会,只有这样的机会,后面才可能赚到大钱。这里面,我想梳理三个概念作为进一步的展开:一是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二是抄底与逃顶;三是风险收益比。
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简单来说,投资是以获取所投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目的的,投机则是以获取买卖价差为交易目的。应该说在很多时候,投资者和投机者对于最佳出手时机的判断都是比较雷同的。但是,在对待底部的确认以及选择左侧交易还是右侧交易的问题上,两者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就债券而言,投资者的出手肯定是更倾向于左侧,而投机者的出手更倾向于右侧,因此,市场里有这么一句话,底都是投资户买出来的,而顶肯定是交易户剁出来的。那么,如何进行抄底和逃顶呢?卖个关子,先给大家讲故事:
2016年8月,我曾应邀去贵州遵义和茅台集团的一个下属公司洽谈合作,顺道参观了茅台酒厂和他们的国酒文化城。记得当时53度的飞天茅台是860元一瓶,我当时觉得真心不贵,就买了2箱,其中1箱还是给我堂姐带的。记得当天我们在赤水河边吃过酸辣鱼,谈到了茅台酒的收藏。我因为略有一点收藏的意识,回头又去买了一对当时还没有多少人看好的茅台猴年生肖酒,记得当时的价格是1500/瓶。从贵州回来后,我偶尔都会关注茅台酒的价格。发现回来后不久,大约2016年11月,飞天茅台的价格就到了900多。再后来,就发现茅台酒的价格和茅台股票的价格进入了互相比赛的阶段,真的是一路涨。而等到市场价(非官方价)涨破1600的时候,我才会发现860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底部。而那对猴年生肖酒,涨势更是惊人,目前的市场价据说已经到6000/瓶了。
上面的这个故事中,从中学到什么?我觉得最大的经验就是,一个金融产品它的底到底在哪里,其实局中人是很难猜到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投资界又有一句名言,你最好不要幻想买到最低,卖到最高,一般来说能在比较低的附近进场,比较高的部位离场,就很不错了。确实如此。(当然,关于抄底其实不是没有胜率比较高的方法,多用点逆向思维肯定是好的。而且底部从情绪上来看,肯定对应的是情绪的极致。比较适合问自己的是是不是还有更差的情形?)
回到茅台的例子,我那年去贵州出差的时候,其实就是底部附近(最低应该到过700以下),而且那个时候可以拿到量。试想,如果我当时一下子买十箱,茅台专卖店的营业员阿姨说不定还会给个笑脸呢~ 因此,抄底这个行为,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大部分人看来首先肯定是比较愚蠢的行为。这就对了,不然就不是抄底了。其次,作为价值投资者(作为银行类机构,对待债券的态度一定是价值投资者的态度),要选择的比较好的入场时机一定是左侧或者右侧刚形成的时候。等到价格涨起来了,你再进去,其实也不一定错,但风险会增大。因此,在我看来,合适的风险收益比是择时的关键。什么是合适的风险收益比,简单来说就是拉一下最近10年的数据,看看现在这个水平大概处于历史上的什么位置,然后,在比较下历史上的那个时点和现在这个时点风险和收益的情况。很多时候,可以买入的主要理由是一致性悲观预期下的风险补偿足够丰厚。同理,可以卖出,甚至清仓的主要理由也是一致性乐观预期下的走势反转风险足够大。我的团队在去年11月的时候,曾经在4.0%的位置买了5年国债,当时主要考虑的就是性价比。因为这个位置的5年国债,算上免税的话,收益率妥妥跑赢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的优质资产,更何况它还有高流动性,永远不用担心违约,久期又不长不短。当然,有可能收益率还会继续上,但我们觉得情况即便再差,还能差到什么地方去。后面来看我们对了。不过,人性本身是追涨杀跌的。不涨很少有人会冲进去买,在市场呆上几年,渐渐发现,很多人之所以冲进去,是因为怕踏空,很多人之所以在最后时刻没有控制住自己,冲进去是因为身边太多的人冲进去了并赚到钱了,在最后一刻他没有扛住这些身边的对比效应和群体压力……
写了这么多,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判断市场方位的第一个方法:结合市场心理和情绪进行独立的判断。这个方法难么,老实说比较难。如果不难,也不会时不时听到有老司机被打脸的新闻了。如果自己没法判断,或者自己判断没有太大把握,建议和同事一起判断,如果和同事探讨后,发现也不那么肯定,那就去问你的管理人或者潜在管理人。如果他们连这个也说不清,那么委托管理的事情就省省吧。当然,判断市场方位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例如看当前货币政策的组合,以天朝为例,近几年就分别经历了紧货币+紧信用、紧货币+宽信用、宽货币+宽信用、宽货币+紧信用、稳货币+紧信用等多种组合,不同组合下,必然对应不同的投资策略;再如,通过观察和定位当前宏观经济处于什么区间来判断所应该采取的投资策略,比较经典的是所谓的美林时钟。这些方法,个人认为通过诉诸于几个首席分析师应该多少还是能找到点边的;最后讲几个段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开发一下争取把它作为上述三个方法的有效补充:
其实看看市场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是熊市还是牛市,一是看卖方群里主动发红包的频率。是不是有道理呢?小伙伴们自己清楚。记得2016年春节的时候,各固收群的红包是此起彼伏,现在你去看看,还有啥红包?谁是牛谁是熊,一目了然。二是看各固收群。笔者发现债市的情绪一般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怀疑。就是刚下跌的时候,群里首先是各种焦躁,各种不怎么活跃的群突然活跃起来,然后大家就是开开玩笑,或者互相挖苦下;第二个阶段叫逃避。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开始真正下跌了,但交易员心理上还是接受不了,这个时期普遍心理是:哇靠,居然跌了;哇靠,居然又跌了,哇靠,还跌,而且还跌了这么多。到了第三阶段。就是麻木。大家都不吭声了,群里是死一般的宁静。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都绝口不提市场。而债市见底的标志一定是史诗级的。例如这一波的见底可以归为覃汉同学的三首直击人心、红得发紫的翻唱歌曲。那种有声有色,拿腔捏调的姿态配合周董独有的RAP调调,真的是可歌可泣,如泣如诉,。基本上这几首MV播完,市场也就见底了……
二我们赚的到底是什么钱?
著名的姜首席曾经在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里归纳过债券市场赚钱的三个终极源头,分别是赚央妈的钱 、赚交易对手的钱 和赚发行人的钱。这一结论对于我们投资人摆正自己在不同市场阶段的位置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非银抛给我们的固收或类固收产品模式无非就几种:委外(也称为定向)、集合、打新、定增、股票质押、公募定制、债基、货币。由于后面的机制合作模式要么涉及到权益市场(笔者拟另撰文论述),要么较为雷同,要么技术含量不高,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挑选比较普遍的两种合作方式进行论述,即委外和集合。而这两种玩法,在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根弦,你到底是在赚什么钱?例如,你是投资人,也开始观察到市场到了亢奋的顶点,例如身在2016年3季度的时候,湖南有家城投公司发债,全市场都去申购他们家的债券,结果申购表硬生生用坏了一台传真机……如果看到这样的代表性事件,一定要注意后面央妈的钱可能就赚到头了。,那么,你更应该做好撤退的准备。当然,笔者认为作为投资人,除了关注自己赚的是央妈的钱,交易对手的钱还是发行人的钱外,还要关注被委托人和你一起在赚什么钱。所以接下去简单结合委外和集合这两种方式,聊聊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的那些关系(合作方式)。
委外
先来说委外。委外是一种灵活度比较高的合作方式,作为银行,我们是委托方,而作为被委托方可以是券商、可以是基金,有可以是信托,甚至私募。这里简单说一下这几种机构类型的特点:
券商的优点很明显,一是在于可以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招人。可以招到不错的团队,因此在牛市的时候,如果你听到哪家机构收益做到了20%,那一定是券商的。二是考核机制到位,目标比较明确,就是盈利。因此,只要券商认为发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盈利方式,就可以直接上人上项目。决策效率高,机制灵活,机动性强。 三是券商在债券市场上是典型的交易型机构,他们交易频率高,擅长做波段,因此,如果和券商合作,产品中往往会加入利率债波段的做法以增厚收益;四是券商的交易品种全,。例如,券商可以做国债期货,再例如,券商投过剩产能的债不受限制;五是券商往往有比较强的信评能力。当然,券商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第一个缺点也和考核机制有关,因为考核机制灵活,激励机制到位,往往助长其顺周期扩张的行为,而忽视对风险的防范。因此,在和非银合作的时候,一定要防范这种倾向;第二个缺点,券商的投资范围广,,因而可能口味也会比较重。因此,在和券商(其他非银也一样)合作的时候,稳妥的一点的方法是在投资范围、期限、久期、评级等方面,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一定要写入合同,这样合作起来就会比较愉快;第三个缺点,就是利益冲突。这里就不展开了。
基金的优点也很明显,首先,它也可以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招人,因此它的团队,它的投研人员素质肯定是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其次,基金从业人员的收入也比较高,考核的话,相比银行也会更加灵活。第三,基金的大势研判、信评和风控能力普遍较强,而且和券商比,它的一个突出优势是权益投资。因而,一些基金在和权益相关的固收+领域做的不错;第四,,因而,风险偏好较高的事情做的概率和积极性不那么高。当然,也不绝对。第五,相对于券商,基金的杀手锏还在于公募基金和货基分红部分是免税的,这对很多银行有巨大的吸引力;最后,相对于券商而言,基金公司的利益冲突可能要少一些。因为基金没有自营。当然,基金也有一些缺点,一是经营范围要比券商窄;二是人数和服务可能不如券商;三是在交易行为和策略上,它多多少少也会和券商一样比较追求回报,对市场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总体不如银行。
相对于前面两类管理人,私募基金相对显得比较小众。而且,很多银行的准入私募进不去。对于私募,笔者认为其特点也是非常鲜明,一是高度分化,私募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生存比较残酷的世界。起点可能不高,很多在公募、券商或者银行的大佬都可以出去办一家私募,但最终能活下来并得到市场认可,经受住市场的洗礼的,并不会太多;二是私募的投资范围更加广泛,例如,笔者认识的几家私募其投资范围就很广,其中一家之前在北京后来去了深圳的知名私募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就做的很好,几个宏观对冲产品最近几年的年化收益基本上一直保持在20%,杭州的一家专注做自营的私募,则是早已将投资触角延伸到了境外,据说在铜期货等方面做得风生水起;而北京的那家知名私募在固收方面,不仅包含常规的债券品种,还专门成立有针对垃圾债的投资基金,据他们的负责人介绍,这个产品专门收出了风险的信用债,由于有比较过硬的信用分析作为保障,所投的几个标的也最终都兑付了,因而收益不错。当然,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私募更多的是提供一道窗外的风景,让你知道原来市场还可以这么玩。有兴趣的,可以私下来问我。其他就不展开了。
信托做固收在近几年也是一种流行,比较通用的套路是从券商或者基金挖一个团队,然后学着基金或者券商的样子做主动管理,可以是定向,也可以是集合。而且信托做集合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它的负债端更加稳定。投研和信评方面和券商、基金应该都差不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集合
讲完了委外,再来聊一下集合。相比于委外,集合兴起于2016年中,当时银行已经开始感觉到了委外的风险,例如踩雷,例如利率波动导致的浮亏,于是,集合产品应运而生。其实,集合的历史并不短,最著名的大集合必数广发。多添利多添富高峰时规模一度到2800亿。不过全市场都做集合,是从2016年开始的。那个时候,如果手上没有一个集合产品,券商资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固收的。那么,投资集合有什么讲究? 笔者认为主要应关注所投集合产品的规模(如果是投后的话,主要是关注存量规模变化)、净值波动、前二十大债券持仓及安全垫金额变动等,并注意搜集相关机构的市场评价,确保所投集合产品均能到期按时兑付。券商集合的主要优势在于流动性(理论上可以随时退出)和风险的可缓释性(一旦遭遇个券信用风险,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风险缓释、递延)。而确保上述两项优势的前提包括:集合的规模、参与机构数量、管理人的资质、投资经理的风险偏好、投资团队的风控能力、投资策略以及股东背景等。因此,这些方面都需要密切关注。此外,管理人是否出具流动性支持函,是否以自有资金提供安全垫,是否设置风险准备金以及是否能提供底层清单、不投资“两高一剩”、可转债、可交换债等标的的承诺函等也是日常操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要件。
三赚到了钱,怎么退出?如果没赚到钱,怎么止损?
一名优秀的交易者在交易前,必须要想好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赚到了钱,怎么退出,如果没赚到钱,怎么止损。而对于银行来说,对于一项即将开始的同业合作,也必须要考虑好,这笔钱给出去的钱:要投多长时间?什么时候退出,是否能退得出?如果遇到问题怎么办这样一些问题。
有句话说的好,找对了风口,猪都能上天。还有一句话,一旦风一停,掉下来的全是猪。赚钱的时候,肯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亏钱的时候,则最好按照合同,所以有句话说的好,先说断,后不乱。一些巨额亏损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巨额亏损,如果一开始遇到亏损就撤资了,那么,亏损可能就不会无限扩大。其实,一旦合作了,很多时候投资人就会比较被动,主动权有时候与其说在投资人这里,不如说在市场和管理人那里。所以,笔者觉得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事先想好,计划好怎么退出,怎么止盈,怎么止损。也只有这样,合作才会是一次愉快的合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