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关注我
3月底我去调研的一个四线城市的楼盘(见《不要买|调研三四线城市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当时是一期,开盘均价6500元/平米。今天听说:即将加推的新盘价格已经涨到了7500元/平米。
3个月时间,涨幅15.4%,算年化收益率妥妥超过60%。然而我却没有买,尽管知道它要涨。
动辄上万的四线城市房价,要卖的话,流动性堪忧,加之最近房产税传言甚嚣尘上,如何收税预计很快就能见分晓,不妨睁大眼睛再看看。
01市场观点
沪指今日探底回升,2900点失而复得,收盘小幅上扬0.2%;创业板指走势更强,收盘反弹逾1%。两市合计成交3482亿元,比昨日减少1255亿元。行业板块多数收涨,钢铁与军工板块强势领涨。
总体看今天属于超跌后的技术性反抽,创业板因为跌幅大,当天反弹力度更大一些,当整体市场仍难言强势,收出的阳线不及前一日大阴线的1/3且成交量出现大幅萎缩,说明抄底资金热情不足。市场仍难言企稳,是不是反弹还得看明、后两天的力度,继续观望,对后市持谨慎态度。
02段子抢眼
老爸问我最近股票炒的怎么样。
我没说话,走过去抱住他。
老爸顿悟:哦,抱爹(暴跌)啊!
某慧:期待暴涨的那一天再去抱一下,那时候可以叫暴富(父)。
我的亲戚昨天买了盆含羞草,怎么碰它都不含羞,后心急火燎的打电话问花店的老板怎么回事。
老板说:你买的含羞草是我们这里面最不要脸的那种,非常珍贵!全世界都只剩两株了
——
中国足球、中国股市。
某慧:这几天天台很拥挤,小伙伴们就别凑热闹了。
如何转移资产去美国?
说实话,现在管制比较严,真是难办。
但也不是没办法,比如你现在已经有点境外资产了,要转移境内资产就比较好办了。
举个例子,你只需要分别在美股和A股买它一百万美元的股票,什么动作都不要做,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哎,资产就转移过去了。 很神奇是吧?
某慧:一个翻倍了,一个跌没了。
03随意瞎咵
今天来聊聊:当所有的稳定都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消退,我们该如何应对?
前阵子,有位小友给我留言:我所在的银行网点的柜员工作状态都很低迷,青年员工离职率高,好多都在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是个好现象吗?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迟迟没有回答,是因为社会上所有的行业都很低迷,几乎有所年轻人遇到工作上的困难和挫折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金饭碗”已经成为一种坚不可摧的一致预期。
我工作两年的时候,听说本科阶段的一位女同学,从华为跳槽考进了深圳的一个事业单位;去年在券商工作,听说有很多工作1-2年的年轻人都在考公务员,他们还有个“考友”群,其中有人辞职在家2年全心全意参加“国考”。
无独有偶,我们家庭群里,父辈对于女孩子的期望简直千篇一律: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嫁人生孩子。
说句实话,我也考过,还不止一次报过名,有的没考上,有的压根就没去考。
后来过了35岁这个硬性门槛,我总算死了这个颗心,也许是意识到了我的直脾气估计去了就被拍熄火了,那都是八面玲珑的“人精”啊。
十几年前,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母上大人问我:“要不要找个关系,留校当辅导员,过两年转个行政工作,一杯水一张报纸过一天,日子轻松愉快啊。”
被我严词拒绝了:“这日子有啥意思?我要出去看看。”
现在我听说,高校行政人员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了:以前可以不坐班,溜出去打个牌,办个私事;现在有纪委部门专门突击查岗,到周边各麻将室抓人,抓住就开除。人员编制有限,很多年难进新人,工作强度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银行最辉煌的2013年,我参加了八年制合同柜员的招聘,盛况空前,当时的条件是:211本科毕业生才能留城区;二本分到县域;连研究生都有招来做柜员的。更不用说打招呼求关照的都是排着队的熟人。
当时我就在想:这些研究生能受得了8年在柜面工作?原本招大专生就够了的职位,招985的本科生乃至研究生放在柜面,难道不是一种学历浪费?
我尝试和人力资源部的同事沟通这个问题,答复说:总共招400人,根据过往经历投简历的就有4000人,反正工资嘛都付一样的钱,干嘛不按高标准招呢?何况只有标准定得高,刷掉的人才多,后期我们笔试、面试的范围就可控,成本也低嘛。
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很多人来了之后,因为实际情况与心理预期差距过大,导致很多迅速离职,也是事实。
银行到还是稳定的,普通员工就“稳定的穷”吧(在哪里都这样)。
回过头来想,这世界上所有稳定的“铁饭碗”,都被打破了:
新华书店;
各种机床厂、重型机械厂等地方国企;
火电站、水电厂;
驻华外企……
就连高校都已经开始开除业绩不达标的教授和副教授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就真的能稳定一辈子吗?恐怕难。
反而是不稳定的行业,造就了很多机会,比如:十几年前的房地产,曾被我们无比鄙视的“不就是个卖房子的么”;金融行业的小而美信托,曾被我们无视的“左右不过一个拉皮条的而已”……都发展得风生水起。
所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上一辈的经验往往不适用于未来,特别是在就业和求职上,我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
收回来,看这个朋友的困扰:身边同事大部分在考公务员,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第一,不管考啥,只要是在学习,我觉得对社会就是有正贡献的。总比沉迷赌博好,总比无所事事好,是吧?
第二,工作后再考上公务员的概率不算太高,特别是没关系的人。分到网点2年还呆在那里的,基本上可以认为没关系。
第三,折腾几次,就死了心。谁离职之前不是曾经几十次的幻想过“把辞职报告拍在Boss桌上”那种豪情万丈呢?最后还不是要无奈地向“养活自己”的现实低头。
第四,真的考上的话,未来也是自己的人脉资源。可以提供些线索、做做业务、拉拉存款嘛。多赢!
个人建议:真要下了决心,就付出120%的努力,早点朝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去“奔”;下不了决心的,就鉴定信念,头顶上的“坑”虽不多,但因为“萝卜”也少了,机会也就来了。
人弃我取有时候也是好机会,关键看每个人的选择。
最重要的还是要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喜欢可以应对90%的外部“不稳定性”,全心全意做到行业顶尖水平。
最怕人云亦云,听说某个工作好,换过去还是不喜欢,就变成了不停在换,不停在后悔……困境循环。
听首林忆莲的《让我试》,反正年轻,试试也无妨。年纪大了以后,试错成本高了,就不要轻易再动弹了。少听别人怎么说,多问自己。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晚安,明天见~~
后缀: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2018年6月20日22:25于武汉
你不快乐是因为,你得不到,又忘不了,又不可以说。
慧眼看世界
微信:worldinHuieye
金融段子手的鸡血日常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