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 08:16:38
一说起老北京的商业,想到的应该是那样的情景,小商贩推着车沿街叫卖,各种特色商品摆在路边琳琅满目。
老北京的商业,虽然显得很有特色,但是总感觉有点“土”,街边一站、推着车或挑着挑子吆喝着走过。但实际上,北京的商业街尤其是东四地区的商业街曾经是非常洋气的。
在20世纪60年代初,东四地区的商业街是小洋楼、中式特色铺面房、新式砖房交织在一起的。
(东四北大街的小洋楼,砖雕真的很漂亮啊)
东四的一家食品商店,中西结合的房子
就算是医院也很有特色。朝阳门人民医院,这可不是现在的朝阳医院哦,医院很小,门口还写着都有什么科,真有意思。
“磨剪子戗菜刀”原来也是有店面的?
那个时候的商店真的很有意思,建筑上有特点,商品也有特点。“重度垂直”、“特色经营”用这些现在语言来形容都是很恰当的。可除此以外,还有您不知道的。
,是自来水公司吗?
信托还商店,信托不是金融词嘛,难道那个时候就有卖“投资理财”的了?
您要是对这些照片感兴趣的话,那就来史家胡同博物馆吧,这里正在举行“京城回眸”东四地区老照片展。
本次展览的老照片是网上没有的,是来源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资料库。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摄影师们对北京的城市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拍摄,从而保留了很多当年的街景原貌影像资料,这也包含了东四及东四南地区的大量珍贵镜头。本次展览的照片是1960-1963年的资料。
北京人艺老艺术家与本次展览的故事
人艺老艺术家蓝荫海在本次展览里的照片
本次展览的照片之一,春风理发馆
现在还住在史家胡同的人艺老艺术家蓝荫海先生也来到史家胡同博物馆参观了本次展览,蓝老看到了春风理发馆引起了很多回忆。
蓝老说,从考上人艺到现在,一直在春风理发馆理发,现在给他理发的也是原春风理发馆老师傅的徒孙。
蓝老回忆道,那个时候这个春风理发馆相对贵点,但手艺确实好,蓝荫海从19岁就考上了北京人艺后就一直在这里理发。人艺话剧《风雪夜归人》要演出了,那时年轻的蓝荫海接到了任务,剧中饰演一位阔少爷,春风理发馆的老师傅就给那时年轻的蓝荫海设计了一个很有阔少爷样儿的发型,蓝老就是用这个发型登上人艺的舞台。
《风雪夜归人》剧照,图片来自人艺网站,右1是年轻的蓝荫海。
街景再现——
灯市口二郎神庙的到底在哪里?
灯市口二郎神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每天早上有金光射入庙内,据《燕都丛考》记载“或曰是庙基址与中和殿东西相值,殿上火珠映日回光耳”。
(“石狗”的新旧对比)
网上有很多文章描述了这个二郎神庙,说二郎神庙的这只哮天犬是商店前的那个“石狗”,灯市口二郎神庙在灯市口丁字路口的北侧。
(街景的新旧对比)
而本次展览通过老照片也就确定了灯市口二郎神庙以前的位置。现存的这只“石狗”并不是之前所说的挪到了那里,而是原来就有的,位于二郎神庙北侧约30米处。
用精制的手工模型圆了老父亲的心愿
本次展览,除了老照片以外,还用一组精制的模型复原了东四西大街(原猪市大街)北侧的城市原貌。
模型的制作者林冀生先生(今年已71岁)的父亲林光华老爷子小的时候就居住在这组模型所在的房子里。林冀生先生退休后利用业余时间,从零开始学习并制作手工建筑模型,用了7年时间将这组街景复原,从而圆了老父亲一直以来的心愿。
(模型制作者林冀生先生)
林光华老爷子今年已96岁,出生于北京,离休前一直做建筑类工作,对北京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与记忆。
(左、林冀生先生;右、林冀生的父亲林光华老爷子)
本次展览还收获了林光华老爷子与林冀生先生对东四地区的口述记忆。我们在这里也祝愿林光华老爷子与林冀生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场持续互动的展览
本次展览刚刚开展的一个多星期,就已收到了很多反馈与口述记忆: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双林 模型中盐店大院的生活记忆
内务部街老居民邵阿姨 副食店与继仁堂的记忆
史家胡同老居民常阿姨 胡同里的商贩与水井的故事
朝西社区海大爷 东四浴池
潘家园老彭(昵称) 东四信托商店
玫瑰女士(昵称) 朝阳门人民医院记忆与校尉营胡同的生活记忆
………………
我们会将收集到的信息,陆续的呈现到展览里面,成为一场持续互动的展览。如果您有兴趣,也来看看我们的展览吧。
展览名称
“京城回眸——东四地区老照片展”
主办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
承办单位
史家胡同博物馆
特别鸣谢
林冀生、林光华
展期时间
2018.04.03——2018.05中旬
(本文源自公众微信号:社造联盟)
北京人文地理
bjrwdl
文化活动
北京记忆
长按二维码关注